1st
六角方孔農機軸承的檢查和潤滑保養步驟如下:
一、檢查步驟
外觀檢查
表面損傷:檢查軸承表面是否有劃痕、變形、裂紋或過度磨損。方孔內壁的孔徑公差通常為H7~H9,若與軸的配合間隙超過0.3mm,需及時更換軸承或修復軸孔(如堆焊後重新加工)。
密封件狀態:確認防塵蓋、橡膠密封圈是否完好,無破損或脫落。若密封件老化(如橡膠變硬、開裂),需更換同型號密封件,優先選擇耐油、耐高溫材質。
方孔邊緣裂紋:檢查方孔邊緣是否因沖擊產生裂紋,裂紋長度超過5mm時需更換軸承。
尺寸測量
使用專業工具(如塞尺、千分尺)測量軸承的內外徑、寬度等尺寸,並與標準尺寸對比,確保符合設計要求。對於方孔軸承,需重點測量方孔尺寸及與軸的配合間隙。
轉動靈活度檢查
手動轉動軸承,觀察是否轉動靈活,有無卡滯、異響或振動。深溝球軸承應平穩靈活,無左右擺動;圓柱滾子和調心滾子軸承可用塞尺檢驗徑向遊隙。
噪音檢測
使用聽診器或聲學檢測設備監聽軸承運轉聲音,異常噪音(如金屬摩擦聲、不規則敲擊聲)可能表明軸承存在磨損或損壞。
潤滑狀態檢查
檢查潤滑脂的清潔度和黏度,確認是否存在潤滑不良(如潤滑脂硬化、缺失)。若潤滑脂中混有金屬顆粒,可能是軸承磨損的跡象。
溫度檢測
使用溫度傳感器或紅外熱像儀檢測軸承溫度,正常工作溫度應低於90℃。溫度過高可能因潤滑不足、過載或安裝不當導致。
安裝位置與同軸度檢查
安裝後檢查軸承與傳動部件的同軸度,偏差應≤0.1mm,避免因偏心導致額外負荷。調整軸承間隙(如通過墊片或螺母),確保運轉時無卡滯或異常振動。
二、潤滑保養步驟
潤滑劑選擇
鈣基潤滑脂:耐水性好,適合潮濕環境(如拖拉機底盤與水直接接觸部位),但耐熱性差(使用溫度通常不超過70℃)。
鈉基潤滑脂:耐高溫(100~135℃),適合發動機軸承、離合器軸承等高溫部位,但親水性強,不能用於與水接觸的軸承。
鈣鈉基潤滑脂:結合鈣基和鈉基優點,既耐水又耐高溫(上限工作溫度100℃),適合潮濕、高溫工作條件(如發動機冷卻系統水泵軸)。
潤滑脂加註量
軸承腔內加註潤滑脂量為1/2或1/3容量,避免過多(增加運轉阻力,導致發熱)或過少(無法提供足夠潤滑,加速磨損)。
潤滑周期
根據工作環境和負荷確定潤滑周期。高溫、重載或潮濕環境下需縮短潤滑周期,定期補充潤滑脂。
潤滑方法
清潔軸承:潤滑前用高壓空氣(壓力≤0.6MPa)吹凈軸承表面及方孔內的泥沙、稭稈等雜物,禁止用水或蒸汽直接沖洗(易導致潤滑脂乳化失效)。
加註潤滑脂:使用專用工具(如黃油槍)將潤滑脂均勻註入軸承內部,確保潤滑脂覆蓋滾動體和滾道。
密封處理:潤滑後檢查密封件是否完好,必要時更換密封件,防止泥沙進入軸承內部。
長期停放保養
長期停放時,在軸承表面塗抹薄層防銹油(如礦物油型防銹油),並用塑料薄膜包裹,防止生銹。